據媒體日前報道,受“海運不暢”的影響,韓國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的輪胎企業韓泰輪胎被迫停產3天。

韓泰輪胎成立于1941年,是韓國的第一家輪胎企業,為乘用車、輕卡(SUV、RV等)、貨車、巴士和專用賽車提供子午輪胎。在全球有五家研發中心。 韓泰輪胎于1996年進入中國、在江蘇淮安、浙江嘉興建起兩大生產基地,重慶工廠也在2012年年中正式投產。 該公司在韓國僅有的兩座工廠之一的大田工廠,從6月10日起停產三天。 停產的主要原因是海運艙位不足。而倉庫內輪胎大量堆積,再無儲存空間,使得工廠不得不停止運轉,調節產能。 面對劇增的進出口量,韓國海運能力卻跟不上。這使得出口比重達到近七成、生產體積和重量較大產品的輪胎企業首當其沖受其影響。 位居韓國輪胎行業之首的韓泰輪胎,每年海內外工廠生產的1億條輪胎中近四成來自韓國的兩座工廠,這次不得已的停工將導致減產40萬條輪胎。 而韓國另外兩大知名輪胎企業錦湖和耐克森盡管沒有停產,但也面臨同樣的難題。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全球各港口處理能力下降,導致船舶運輸時間拉長。在韓國集裝箱吞吐量占比超七成的釜山港,大量的集裝箱層層疊加堆積,僅剩下狹窄的通道允許運送車經過。 面對一“艙”難求的境況,不少韓國出口企業不僅貨物大量壓倉,還要支付高額的貨物保管費。由于難以確保海運艙位,加之海運價格持續上漲,一些企業已經不得不放棄部分出口訂單,將損失降到最低。 為了緩解艙位不足,韓國海運企業投入臨時船舶,韓國貿易協會也為出口企業增派多用途船只。 本月7日,韓國政府發表進出口物流追加支援方案,決定從7月起加大韓國主要海運航線臨時船舶的運行次數,并對中小出口企業提供融資支援。 此外,韓國關稅廳也對滯留貨物實行快速通關政策。 (本文轉自船務資訊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) |